11月28日消息,据国内媒体报道称,江苏35岁的张先生3年前在一次社交场接触到了槟榔,逐渐成瘾至每日一包,随后出现张口受限、口腔烧灼感等不适,但未引起重视。
直至两三个月前发现口腔内肿块持续增大,影响咀嚼与语言功能才就医诊治,最终被确诊为口腔鳞状细胞癌。虽经手术成功切除肿瘤,但张先生的面部组织已造成不可逆损伤,后续还需要长期复查。
医生指出,槟榔中所含的槟榔碱、槟榔次碱等成分及其粗硬纤维,会持续刺激口腔黏膜,导致慢性损伤与病变,最终成为口腔癌的重要诱因。
2019年,国家卫健委在《健康口腔行动方案》中提到,要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关注;2020年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《食品生产许可目录》未将“槟榔”收录在内;2021年9月,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求,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。

据统计我国槟榔消费者超1亿,槟榔产业产值如今已突破千亿大关(利润超过烟草)。
